聯系電話:0523-80219020
News Center
我國在自然資源的利用方面存在著“三低”:人均占有量低、資源的利用效率低、固廢資源化程度低。我國的自然資源總量排名世界第三,但人均占有量卻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資源利用方面屬粗放式的“資源消耗型”,浪費嚴重;固廢的資源化程度一般只能達到20%,剩下的80%都采用各種方法排入環境可能造成一定的污染。目前固廢處理是中國環保行業中增速最快的行業之一,備受著資本市場的關注與青睞。“十二五”期間,我國固廢處理行業投資明顯加速,所占環保投資比重也顯著增加。2015年是“十二五”的最后一年,中國固廢領域出現了很多新的趨勢:垃圾焚燒競爭加劇、污染處置受到重視、土壤修復工程開始啟動、PPP模式加快了推進進程、互聯網在固廢領域的運用也日益深入等等。
上世紀80年代以來,因成熟的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技術,使得焚燒處理成為全球最主要的垃圾處理方式,據住建部環境衛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統計結果顯示,截至2015年4月,全國垃圾焚燒廠建成投產規模約為22萬噸/日,在建約11.9萬噸/日,兩者合計超過“十二五”垃圾焚燒項目的目標規模。可見垃圾焚燒在我國處于高速發展時期,特別是“十二五”中對固廢處理行業的支持導致垃圾焚燒進入到一個超高速的發展階段。這樣一來垃圾焚燒廠之間的競爭也急速加劇,各自都打起了價格戰。2015年5月,山東新泰市的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中標的垃圾處理補貼單價僅為48.00元/噸,較招標公告公布的預算控制價65元/噸降低了26%,此中標價格在國內垃圾焚燒行業屬較低水準,當時引發了一定的業內熱議。后來8月和9月,綠色動力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天津泰達環保有限公司分別以26.8元/噸和26.5元/噸的垃圾處理費拿下蚌埠市和高郵市的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早年業內認為合理的垃圾處理價格為160元/噸,兩年前也認為80元/噸的價格是絕對合理的,今年5月,新泰市的中標價格僅為48元/噸,已經很低了,但8月蚌埠的26.8元/噸又突破了新低。可見垃圾焚燒價格戰的激烈所在,蚌埠和高郵的處理價格都以逾越了行業底線。對此業內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有的認為如此低的價格可能會對行業不利未免會引發業內擔憂,而有的認為低價是一種正常的競爭策略,當前行業的確還存在很大的成本節約空間,減少支出和成本從而降低價格讓市場更具競爭力,是好事。其實,不僅在價格戰上存在不同的聲音,在垃圾焚燒項目本身上也存在很多爭議。有的認為我國人口眾多土地資源越來越緊張,生活垃圾量大,垃圾焚燒是解決問題的重要出口,而有的則認為垃圾焚燒不可避免的會產生二次污染,其中排放的有害物質已被證實具有可疑致癌性質的有二噁英、砷、鉻、苯、多環芳烴、鎘、鉛、四氯乙烯、六氯苯、鎳和萘,并且我國的垃圾焚燒廠存在標準低、監管不到位、污染超標等問題。對于垃圾焚燒社會上存在著各種看法,但迫于各種客觀、主觀因素我國的垃圾焚燒處理方式還會繼續,但隨著未來更優技術的成熟將會逐步被控制。
隨著工業化進程的不斷加快,礦產資源的不合理開采及其冶煉排放、長期對土壤進行污水灌溉和污泥施用、人為活動引起的大氣沉降、化肥和農藥的施用等原因,造成了土壤污染嚴重。隨著科學發展觀的深入貫徹落實,國家對環境保護工作越來越重視,對水、大氣、土地的污染等監控力度日益加大。“十二五”規劃中,節能環保已被列為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其中土壤修復被納入環保產業的重點發展之列。我國的土壤修復技術起步較晚,區域發展不均衡,土壤類型多樣化,技術方面大部分復雜度較高且需要極高的成本和費用。
土地修復技術中大部分都有成本高、費用高的缺點,說明土地修復是一個耗資巨大的工程,僅靠政府一方的資金支撐是很難的。固廢處理同土地修復一樣也需要大量的資金來源,因此固廢處理大多采取TOT、BOT、PPP等模式。過去我們主要采取的是TOT、BOT的模式,這兩種模式算是廣義上的PPP模式,都是政府和私人共同完成,但他們與PPP不同的是,PPP是全程政府私營參與聯合,而BOT、TOT聯合的側重點都不同。
既然土地修復需要大量的資金,而以上三種模式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政府的資金壓力,那為何如今我國要加快PPP模式的推進呢?我國土壤修復產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有資金投入不足、盈利模式不清晰與政策法規的不完善,其中資金投入不足是最大的問題,相較大氣、水體修復來說,土壤修復成本高、周期長、難度大,沒有穩定的資金和技術投入,短期內很難見到成效。而盈利模式不清晰與政策法規不完善會導致社會資本投入信心不足,融資貸款也存在較大困難。近兩年,政府大力推進土壤修復PPP模式,不僅可以減輕政府資金負擔,減緩融資壓力,還能有效促進政府職能轉變,騰出更多的精力放到規劃、監管和政策法規的完善上,對企業來講,可以降低參與公共領域項目的門檻,降低企業風險,拓寬發展空間,進一步激發社會資本的資金活力。當然PPP模式對土地修復也存在著制約因素,但隨著國家對相關法律法規、配套政策的健全和完善,市場對這種新型模式的不斷摸索和掌握,社會資本對其的接受和大膽嘗試,PPP模式對我國土壤修復會造成巨大的積極影響。
“互聯網+”和“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網絡和固廢處理也開始連接在一起,互聯網在固廢處理領域的運用也日益加深,可以利用互聯網信息量大、信息及時等特性處理固廢中的垃圾回收。